您的位置:综合分类 -> 朗朗书声 本版斑竹: 北流泉 
本版精华:
莫泊桑、雨果
本版新贴:
[转贴]子曰诗云 ⑴.
作者:北流泉[发贴:96][网站积分:1743] 发表于:2007-03-13 17:13 [回复]
子曰诗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 孔子说:“学了道来,又时时地演习,不也欢喜吗?有些朋友,从那远处来就我学道,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扬帆[发贴:9] [网站积分:3278] 发表于:2007-03-13 18:47 [回复] [引用]
呵呵,想起了小时候背“子曰”时摇头晃脑的样子。
我还没设计签名...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老树[发贴:71] [网站积分:2308] 发表于:2007-03-13 19:59 [回复] [引用]
赫赫,我觉得这个第二句的翻译和第一句有关联,好象也有不是这样翻译的。原来教小孩背这个时,看过这个翻译,现在可以“学而时习乎”了。
做为一个烟客,有3个要素:一要有烟,二要有火,三要有抽烟时的悠闲神态。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兰亭[发贴:1] [网站积分:487] 发表于:2007-03-13 21:26 [回复] [引用]

北流泉翻译的,的确是以前老师教我们大家的。

不过,也有人有以下观点,现贴于此,大家不妨讨论一下:

孔子学高识广,他说话不可能没有重点,东扯一句西拉一句。第一句明明是在谈学习,为何第二句为突然谈起朋友,第三句又说起了君子?
  事实上,孔子的第二三句应该也是在谈学习。我们之所以对它理解错误,首先是因为对“朋”字理解错了。
  “朋”字在古代有两种解释。一种为“凤”。《山海经》里有这样的句子:“有鸟焉,群居而朋飞”,朋飞,就是成群地飞,然后这个“朋”就演变

我还没设计签名...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北流泉[发贴:96] [网站积分:1743] 发表于:2007-03-14 16:22 [回复] [引用]
包括对《论语》在内的“四书五经”之类经典释义的争执,可以说两千多年来,一直未曾平息过——最近关于“于丹”的“论语”“庄子”之争就可见一斑!我主要依据手头的1920年由上海“国学保存社印行”的《新注论语白话解说》一书,是由“山东历城九岁神童江希张”注。我仅是据此或改动或照录作为每周一帜的《子曰诗云》内容吧。就算是“存此一说”吧!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endless[发贴:2] [网站积分:957] 发表于:2007-03-16 12:38 [回复] [引用]
嗯,北流泉是一个好老师。有个问题:文中的解释来自一个9岁神童吗?
我还没设计签名...



Re:子曰诗云 ⑴.
作者:北流泉[发贴:96] [网站积分:1743] 发表于:2007-03-16 17:57 [回复] [引用]
是的!书上有照片、序言等。



发表回复:
标  题:  

登录名: 密码: 我要注册


分类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