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必楚
落于:黑龙江齐齐哈尔
博文:38篇
网站积分:329
|
[原创]齐齐哈尔散记 |
作者 :必楚
| 日期 : 2003-08-02 20:52 | 阅读数: 755 |
几年前,我来到了一座名为齐齐哈尔的小城。 “齐齐哈尔”是当地达斡尔族人的语言发音,大意是“边疆”或者“天然牧场”之类。齐齐哈尔建城已经三百多年了,说它是小城,是相比一些大都市或者几朝古都什么的。实际上它辖七区九县,人口有五百七十多万。在长城以外,建城三百多年的城市是有相当久远的历史沿革了。 若干年前,中央人民政府改制热河省、龙江省,设置黑龙江省会于此地,后几经变迁,退居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至今。 如今的齐齐哈尔居然还继承了些霸气。八家直属原国防科工部门的大厂虽然已改换门庭,生产些民用品,但是机器马达还在日夜不停地转。见得最多的还是铺天盖地的绿色食品。依托着全国仅有的两条没有污染的河流之一的嫩江,齐齐哈尔人在“绿色”两个字上下足了功夫,并成功地举办了三届绿色食品博览会。日常,齐齐哈尔人吃的都是本地的绿色食品,连大米白面都是被注册过了的A级甚至AA级绿色食品。就这点而言,在别的城市居民都在为转基因产品而小心求证时,齐齐哈尔人多少显得有些豪华。 总体而言,齐齐哈尔城市很端正,各条街路都是横平竖直。但城市建筑明显缺少灵气。尽管大街上的广告有许多知名的本地明星在挤眉弄眼——如吴若甫、姜鸿波,还有那个让小女生一见就大声尖叫的青春偶像任泉,都是地道的齐齐哈尔人。也尽管人流中行走的不乏高挑的丰胸长腿的东北女子和妖冶的金发碧眼的俄罗斯姑娘,傲慢并且SEXY,但齐齐哈尔给人的印象却还是不够洋气。 从市区驱车一个小时,可达扎龙自然保护区。那儿是全国最大的一片湿地。风吹苇荡,鹤鸣声声——丹顶鹤就住在这里。丹顶鹤属珍贵鸟类,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冬季到来之际,她们举家南迁到江苏的盐城。年复一年,看人间千帆过尽,红颜变老,而不改初衷。我时常去探望这群鸟,她们姿态优雅,品行高洁,不禁让我心存爱慕。听管理员说,丹顶鹤实行严格的“一夫一妻”制,这在鸟类世界也是不多见的。“愿作比目何辞死,宁做鸳鸯不羡仙”,这不由使我对她们更加充满了敬意。听说不久前全国人大征集评定国花、国树和国鸟的方案,不少人投票选丹顶鹤为国鸟,确实不无道理。 谈到丹顶鹤,不能不说张抗抗。张抗抗是杭州人,在黑龙江当过知青,插过队。她对于丹顶鹤是情不自禁地喜欢,好几次回到黑龙江来看她们。张抗抗新近出版的一本书叫《作女》,一般人“作”字理解不了,就是翻阅词典也未必能诠释其义。其实“作”是黑龙江的方言土语,念平声,带有不安分的意思。张抗抗对那平凡的、动荡的、又绝非一无所获的插队生活的怀恋,由此可见。 丹顶鹤是国人的骄傲,对于齐齐哈尔来说,就是城市的脸面。故齐齐哈尔又名鹤城,它发行的晚报叫《鹤城晚报》。 齐齐哈尔其实有着迷人的自然风光。不说那个固有的瑞雪纷飞,银装素裹的北国风情了,就是在夏季,也有不少赛江南的好去处。明月岛就是其中一颗最璀璨的明珠。乍一听到“明月岛”,一般人知之甚少,但一谈到它的姊妹岛——太阳岛,恐怕大家就耳熟能详了。齐齐哈尔的明月岛与哈尔滨的太阳岛两相辉映,为黑龙江增色几许!多年以前,一首由邢籁作词,王立平作曲,由郑绪岚演唱的《太阳岛上》风靡整个中国,传遍大江南北,勾起了多少人对青春的怀想。 小伙们背起六弦琴 姑娘们换好游泳装 猎手们已经准备好了心爱的猎枪 …… 泛舟在明月岛的水面上,满目葱郁。岸边垂钓者,有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和从容。“月来满地水,云起一天山”赠与明月岛是最恰当不过了。若是登上了湖心亭,一岛胜景尽收眼底,仿佛还能听到天籁之声。“行到山穷处,坐看云起时”,还能说什么呢。 前不久,邢籁一行登上了明月岛,也酝酿为明月岛操笔填词吟赋了。 余秋雨说,地道的上海人是上海郊区的农民。在齐齐哈尔也有相似的情况。多数人向上辈子人数,不出三代的先辈都来自于山东、河北一带,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在城市里振荡、整合,形成了齐齐哈尔独特的城市人文风貌。齐齐哈尔的烧烤是很有名气的,这种来自朝鲜人的烧烤牛肉的吃法,已深得齐齐哈尔人的青睐。在城市的角落,三五成群的男人女人围坐在一起,大吃大喝。在烟雾缭绕中弥漫着一种叫做“孜兰”的作料所散发的特殊的香味。这两年,当地政府为了提升城市品位,号召市民不要在街头或郊外烤肉,但市民们大多对此难以割舍。 要是在饭馆,有象吵架一般的争吵,基本上是争先恐后地付饭费。我初来乍到时,和朋友一起吃饭,看他们面红耳赤地“埋单”,总是忍俊不禁。但时间一长,原来脑子里的一些AA制的概念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当地谚语云:“明月岛(即明月岛啤酒),哥俩好;北大仓(即被周总理赞不绝口的浓香白酒),意深长”。 如今齐齐哈尔正全力打造绿色食品之都,大力发展畜牧业,还原它名副其实的天然牧场,并巩固和扶持冰雪旅游业。 我已深深地沉醉在这一片秀颀的白桦林,这一片多情的黑土地。0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8-03 09:43
|
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看惯了南方的细腻,不由得对北方粗犷而豪放的美羡慕不已。
|
|
回复人:顺手一刀
|
回复时间:2003-08-05 08:52
|
"孜兰"应为孜然吧。
看来哪儿都有好地方,只要住的长,有了感情。
|
|
回复人:必楚
|
回复时间:2003-08-06 19:1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