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北极_雪
落于:
博文:44篇
网站积分:199
|
[原创]文章的灵魂 |
作者 :北极_雪
| 日期 : 2003-09-12 21:18 | 阅读数: 634 |
文章的灵魂
感情是文字的灵魂。我有段时间喜爱梁启超,梁先生的文章,往往任情挥洒,“纵笔所至不检束”,国破族亡的忧虑,维新变法的呼唤,富国强民的期待,宏图大展的振奋,充盈于纸。每每使人心血沸腾,不能自抑。古往今来的文章,若止论文字力道浑厚,怕是难有胜过他的,这就是其文章能够到达如此高度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文字冷若冰霜,板着面孔说教,不带丝毫的热情。这样的文章使僵尸,没有灵魂。
我认为,无论任何文章,都应笔触间饱带感情。文为心声,文字总是个人心情的抒发,又怎能不着个人取舍,不着个人之爱恨,不着个人之感情呢?感情贯注的文字就不再仅仅是简单的文字符号,而成为了狂飙的音乐,咆哮的惊雷,奔腾的河流!就能够使读者随着你喜而喜,随着你忧而忧,随着你悲而悲,随着你乐而乐了。这样的文章在作者是痛快淋漓,在读者是振聋发聩啊!
但我们要的感情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文贵乎真,真诚是文章力量的源泉。欲要读者怒发冲冠,君先怒发冲冠;欲要读者痛哭流涕,君先痛哭流涕。矫情造作,无病呻吟,不但是欺骗读者,更是作者自欺欺人。
真情须发乎自然,怀才不遇的激愤,悲天悯人的感怀,喜怒哀乐,合欢离愁,都可以化诸为诗,记之为文。有此感情,故作此文章。非勉力为之,而是顺乎心意为之。是什么样的人就作什么样的文章,写文章不过是把自己蘸满了墨往纸上涂罢了。一个思想龌龊的人,偏要作慷慨激昂,正义凛然的句子,不是勉为其难吗?
要真正表达心中的感情,则不能不注意语言的选择。有些词庄重,有些词通俗。有些词古奥,有些词充满了生活色彩。词的选择是没有定的,我们不讲究什么“书面语”的。一切都须顺乎自然,随心所欲,手到拈来。文白夹杂不一定是一种文病。用的好的,到可以取得好的效果。文言文与白话文适合于表现不同的需要。文言文往往形式短小精悍,意义凝练深厚,最适合于用在心情激动,语气急促之时,因为表达激烈的感情要求句子短小,语气铿锵。而白话文常用在语气平缓之时,因为白话文形式笨重,且带虚词众多,最适合作细致分析和表达舒缓的语气。
文章气势的产生往往由于铺陈。但过分的铺陈容易使读者疲劳与厌倦。梁启超刚好处在由文言文向白话文的转行时期,所以文中不免有古文的遗病,——过分追求没有实际意义的表象性感情表达,使文章结构臃肿。其实一句话可以说明的道理被操成了长篇,无论于表达得如何,都属于一种浪费。文字讲究的是字字珠玑,这也是王小波并没有被大多数人认可的主要原因。
能使文字追随感情的,我们可以说能使文字追随感情的,我们说这样的文章有灵气。文章当以气运之。要使这种气贯穿于全文,则不能不在乎结构。好的文章结构,应像金庸小说里“独孤九剑”剑旨所云:行于当行之时,止于当止之际。以无招破有招。此用于剑道可。用于文道,又有何不可。
行文如流水。狭窄处,奔腾如骏马,平缓处,悠闲如散步。全随其中感情之高低起伏而自如收放,而不以某种“法”或“道”去约束它。就想道家所说的无上法门——万物运转,归于无极。
欲做洋洋大观之文学,有了洋洋大观之感情,更要有洋洋大观之学识。文学归于文化,而文化在乎积累。天才的出现也,是天赋与勤奋的结合,若无读千百本的书,作千百本的文,则心中蕴藏的文思不会苏醒,手中的笔也做不到随心而动,无法人文合一。天分越高者,往往越不屑于作大量的重复性的训练,特此诫之。
写文章之开始,不免有斧锯凿开的痕迹,经过了反复的写作、阅读、思考之后,便总会有所进步。到达真正的巅峰,文章便浑然天成,笔由心使,意到笔随,文成天籁。
曹丕曰:文章经国之大业,千古之盛事也。在这个文言文已经成为历史,而白话文还未真正成熟之时期,历史需要我们这代人中走出一个华人世界中久违了的大师。
|
|
回复人:老树
|
回复时间:2003-09-12 22:09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9-12 23:53
|
"我们要的感情不是矫情,而是真情。文贵乎真,真诚是文章力量的源泉。"非常赞同此言。
|
|
回复人:必楚
|
回复时间:2003-09-13 11:21
|
|
回复人:float
|
回复时间:2003-09-13 11:49
|
|
回复人:城市骆驼
|
回复时间:2003-09-13 20:35
|
|
回复人:木又寸
|
回复时间:2003-09-28 12:29
|
好孩子,你真的不要再继续以"修改"别人的文章,继而贴在自己这里为乐为快了......
你本身文笔相当不错的,我想,完全有更好的文风可以去创,似乎这一条并非所谓捷径吧?
时间就算过去再过去,这样的文章就算一篇再一篇,最终你想收获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是个老俗人,话不会说,但仍知道并希望好孩子始终是好孩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