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几天都是在家里待着,因为嗜睡所以往往都起来得很晚。天气逐渐冷起来,虽然穿了越来越多的衣物,甚至大有要把棉衣翻出来的趋势,可是仍然在家,没有半点出去晒太阳的想法。在家看书,是本很多名家的散文集,读到一篇描写昆明海棠时节,众人赏海棠的景象,竟回忆起了西安的樱花。
其实想说到的是青龙寺的樱花,虽然之旁很近的西安交大也是有很多樱花可看,但毕竟全无赏花的气氛。“寺好因岗势,登临值夕阳。青山当佛阁,红叶满僧廊...”,这是唐代诗人朱庆余《题青龙寺》中的诗句,然而只见了满园的樱花,却无半点青山红叶,必是来错了季节。可只有樱花盛开时才会人山人海,虽总是不喜这番热闹景象,却因寺里这些红色或粉色的花朵而沾染喜色。史料记载日本真言宗的祖师空海到华后,在此寺受学于惠果。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爪哇岛)僧人辨弘,新罗僧人惠日、悟真也曾从惠果学习密宗教法,因此,青龙寺盛名远播海外。后来因为中日友好协会的力促,修复了青龙寺作为两国友好的象征。其实到现在也的确不明,这樱花是哪一边种植,不过却让最平凡的我在学生生涯里见到了这样的美丽。
记得每次去青龙寺,还都是春末,乍暖还寒。可是在记忆里阳光总是很好,似乎总是睁不开眼睛,就那样微微眯起来,和很多的人一同挤进门去。雕梁画栋,亭台楼阁,都会在那一瞬间被掩映在满园的樱花中。起初觉得会很迷茫,因为之前都是在电视上或者一些读物上见过的樱花树都是非常高大的,数丈之高,只可遥望那些粉色的花朵,似乎就连一阵微风袭过也必会带着细碎的花瓣扑面而来。然青龙寺的樱花树却显得有些娇小玲珑了,所以可以站在数下,伸手可及那些柳树般柔软的枝条,还有朵朵铺满之上的樱花。于是唯一一张拍摄出来喜欢的照片却是满脸斑驳的阴影。在园子里是可以看到太多在拍照片的人们,或站或坐,及着花朵,不知是人比花还是花映人 ,脸上都会绽放出笑容。有和我一样的学生,也有全家来赏花的。上了年纪的人看累了就会坐在小石台上休息,喝杯自家带来的茶。也有很小的孩子,就那样自由自在地在园子里疯跑。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描写乐游原的诗句。青龙寺矗立在乐游原上,却隐蔽地很好,通常不知者是完全找不到的,甚至连一个路标都没有。不过在一个极不显眼的斜坡之下。但人就是在这个季节里像潮水一般涌入这里。西安人常会给人一种闲散的感觉。商店里养着猫儿,打着哈欠。路过晚上棋摊的人就此驻足,摇着扇子,和下棋的人没下棋的人可以聊到该睡觉时才离开。樱花季节,于是连花似乎也沾染了这样气息,所以是淡淡的颜色,并不浓烈。就是香气也只在园子里才能闻得到,所以不进青龙寺,自然也无法体会到花竟在此成了一片海洋。如此层层叠叠,许是波浪,轻轻地扑打过来。
在园子里的阁楼里可以看到比较远些的景象。踩着木制的楼梯,会听到咚咚的声音。在走到顶那一刻,会有温暖的阳光突然把人整个包裹起来,然后是楼下满满的粉色,还有笑声和孩子的叫嚷声,混合在一起,越发睁不开眼睛。皮肤上都会有带有樱花味道的暖暖空气抚摸过的温度。就想直接倒在那里睡上那么一小会,或者听一会喜欢的音乐。尘世喧嚣就在那个时候竟然都被抛在了园子之外。
然繁花似锦,现在却已是过眼云烟。大概美好的只会留在记忆里。匆匆收笔也涂留怅然兴叹。
他许诺要用自行车载我去看花的,但却是就这样毕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