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先人的小资情调早已被文字记载。"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等等。把小资情调推向极至的女子我认为非李清照莫属,这位罕见的多才女子衣食无忧,情感细腻,典重高雅、卓见不凡。她的诗词总是充斥着令人感叹的小资味,如"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对闺中生活刻画得栩栩如生;而"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又带着浓浓的哀婉,把对丈夫的思念吟咏得催人泪下。唉!"怎一个愁字了得"。
到民国时代,小资情调更像破土的春笋,蓬勃发展。"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徐志摩啊,单凭这一行字迷倒了多少痴男怨女。中国近代小资情调的佼佼者还有张爱玲-身着深色镶边旗袍,容貌典雅,斜坐在红木雕花长椅上,当午后阳光照到旧的梳妆台的时候,燃些许沉香屑,啜饮着咖啡。她说:"我要穿最别致的衣服,周游世界,在上海有自己的房子,过一种干脆利落的生活"。这就是她,刻意地过着本不刻意的生活,哪怕是愁绪之间私下里不断地舔着伤口,舔着舔着对伤口也有感情了。唉!"怎一个情字了得"。
进入21世纪,"小资"与古人的归隐山林、回归自然及民国时期的新月派、鸳蝶派风格已完全不同。男士穿着时尚的文化衫,吊着笔记本电脑包;女士中性打扮,不时会点燃一支香烟。他们休闲时要么二耳孔被mp3耳麦塞住,要么戴着网球帽,把墨镜推至额际在健身房中做操,或者,浸泡于咖啡屋幽暗的灯光下,一边听着萨克斯管音乐,一边漫不经心地谈论着永远时尚的话题,偶尔间崩出些外文和流行词语。现代小资们能脱口说出夹着洋文的时尚词语却想不起婉约的唐诗宋词;能说出鸡尾酒的调制却不知道炒三丁是怎么做出;能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结合于电脑的虚拟环境中却不愿与现实中的人过多交流内心世界。现代小资总是"不在写字楼,就在星巴克,不在星巴克,就在网络中"。唉!"怎一个己字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