箫声住, 倚帘独沐月流苏。月流苏,映照伊人,无尽思慕。 永夜窗前花满树,缱绻依稀流光疏。流光疏,蹉跎多少,春华秋露!
姐姐的东西总能触动小杨心里的那份感伤,逝去的不在,有的是现在一个孤独的自己
谢谢小杨的共鸣。其实骨子眼里的帆姐姐自己也是孤独的啊。
我就感觉从童年一直孤独到现在。
不知为什么,看到这幅画的时候突然就有了这些感受。有时候真的觉得,孤独与感伤是与生俱来埋藏在自己心灵深处的,虽然说出来别人会觉得可笑或不可思议。
所以,现实中,我选择不说。
谢谢各位留言。尤其是感谢仙子MM的溢美之词。
以前,木屋以诗歌见长,而现在,已经让位给小说和散文了。主要原因,是末末、贝林两位美女作家高质高产以及agnes、仙子MM的精彩奉献。高兴之余,又对诗歌栏目的凋零颇感惆怅......好久没有读到紫草MM的诗词了好像。
其实很喜欢看你们的诗词的,只是不敢妄加评论。记得曾经对诗词狂热过一阵,那是16岁花季,常在上课的时候看着落叶发呆,然后写几句互相传阅,还抱着诗集在美丽校园找灵感,很傻,呵呵。自从弃文从医之后那样的日子离得很远很远了。。。所以说,木屋里可以找到很多东西,包括忆起美好的过往!
以诗来布景,的确如图片所示的那样细腻洁白的月光能够展现在想像中,还有这吟诗的女子,应该也如这图片上一样的温柔美丽。
仔细推敲“箫声住”不是很妥,如此优美动人的现代美女是听不到箫声的,改成“风绕竹”,不知意下如何?后面的“蹉跎”二字好像配不上这么优美的诗和画。
谢流云大侠指点:)
“箫声”是写虚啦,暗示刚将满腹的心思打住。
“蹉跎”倒真是内心真实情感的流露,真的感觉,往日的美好依稀如梦,眼前的良辰美景也会是过眼云烟。不知不觉中,真是蹉跎掉了太多的春华秋露了。
冷夜含烟,西风生怠,轻罗独偎人瘦。娇花如昨,缱绻依稀,何处凭风流? 天高路远,心曲难寄,倚帘泪满襟袖。月如镜,流光似水,照我心幽。
上面这首诗是杨MM另一首配该图的诗,来自http://yangfann8.blog.sohu.com/59013579.html
http://yangfann8.blog.sohu.com/
很抱歉,本来是要把这个注在上个评论后面的。或许不小心点击了“发表评论
大家好!与大伙暂别一月有旬,很是想念,看到了邮箱里小梅小妹等人的“七月七”问候邮件,谢谢!从新文章看到大家仍是或快乐飞扬或稳重内敛或幽默风趣的样子,我很高兴。
对于帆斑的这首诗,不知“流苏”在此处该做何解释?查了一下:“流苏”是“装在车马、楼台、帐幕等物上的穗状饰物。(《现代汉语大辞典》)”是“下垂的穗子,用五彩羽毛或丝线制成,古代用作车马、帐幕等的装饰品。《后汉书·舆服志上》‘大行载车,其饰如金根车……垂五采析羽流苏
欢迎北流泉归队!
关于帆斑的“流苏”,俺的理解是帆斑把倾泻下来的月光比作美丽的流苏吧。
谢谢!关于“流苏”也只能这样理解了!
北老师,“流苏”字面的确如你的解释。我家门上就挂着一副流苏,象流水一样垂泻着,发出一种柔和的光。不知为什么,当看到倾泻的月光时,我脑海就跳出了“流苏”这个词。
登录名: 密码: 我要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