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顾炎武,原名绛,字宁人,号亭林,1613年生于昆山千灯镇,少年时参加复社,清兵南下时,参加抗清斗争。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章奏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载,在学术上著述甚丰。他提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激励着每一代仁志之士,成为一代又一代旨在报国的炎黄子孙的座右铭。

顾炎武故居博物馆中的“顾炎武望海图”
顾炎武故居 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千灯古镇,占地60亩,建筑面积5450平方米。故居为整个宅第主体,朝东落西,为五进古香古色的明清建筑。
自东而西依次为水墙门、门厅、清厅(轿厅)、明厅(正厅、楠木厅)、住宅楼,北侧有背弄连接灶房、读书楼和后花园。
.jpg)
顾炎武故居的初春

顾园春色
故居前与千年石板街相接,后与顾炎武墓地和顾园相连。该区域主要再现亭林先生居家生活、读书场景,各厅内陈列顾炎武先生塑像、手迹、著作、生平事迹和国内外对顾炎武先生及其作品的研究成果。
“文革”期间,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墓地曾遭到破坏。1984年、1987年、2000年昆山市分别拨款进行重建和修葺。经过修缮后的顾炎武故居景区包括顾炎武故居、顾炎武墓墓地(亭林祠堂和墓)及顾园三大区域,为千灯明清宅第之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