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
you.video.sina.com.cn/api/sinawebApi/outplayrefer.php/vid=79634111_1529724942/s.swf
(视频,左键单击:打开超链接)


2001年,时值母亲80周岁,距父母亲双双投笔从戎,参加黄埔军校也已60多年了(1939年3月),遂欣然写就对联一副以贺,并专程赴兰州,请时任甘肃省黄埔同学会副会长、书法家寇永杰先生书写:
忆往昔,投身抗日,戎装飒爽。人赞曰:短小精干;更可喜,结发人同享黄埔月香,相依相伴四十载。
抚今朝,报效社会,教养儿孙。自笑谓:不辱使命;甚为贺,后来者共传家风世德,同心同力几百年
说明:1、父亲 孙世德(1921---1975);母亲王月香(1921---2010)。西安战时干部训练团第四团第三期学员,属黄埔17期
2、“短小精干”语为黄埔西安分校校长胡宗南主任接见优秀毕业生时,对我母亲的褒奖原话。
想不到,这几十秒用手机拍下的视频,不到半年,竟成了永久的回忆。
蹒跚走来的,是70多年前那“五·四”式秀发遮额,“天水女师”的学生吗?是1939年毅然投笔从戎,奔赴黄埔军校,在西安街头同仇敌忾、抗日示威的那个军校女学员吗?是1940年受到嘉奖和接见优秀毕业生中那个唯一的女学员吗?是那个跟着个小勤务兵,走进西安黄埔军校校门时,一声“敬礼”口令,两排卫兵向你敬礼而被吓一跳的英姿飒爽的女少尉军官吗?


在这张母亲和我最后的合影中,母亲已垂垂老矣!而近60年前在照相馆里,我把你的发辫弄乱,你却浑然不知。因为父亲常年在外,(除了“历史原因”外)为了我们兄妹四人,你放弃了工作。从一名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女子师范和黄埔军校优秀毕业生到解放后这几十年的“家庭妇女”。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永世慈母情,在梦中,在心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