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二十五年(1760)永顺堂刻本
《新增幼学故事琼林》和作者邹圣脉
——暨《辞海》“幼学琼林”条辨析

五卷本(首卷+一至四卷)尺寸(25cm×17cm)
 
 
(序言)
 
(首卷一 天文图)
《幼学琼林》是中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读物。《幼学琼林》最初叫《幼学须知》,又称《成语考》、《故事寻源》。一般认为,最初的编著者是明末的西昌人程登吉(字允升),由清代邹圣脉作了一些补充,并且更名为《幼学故事琼林》。
1979年版《辞海》“幼学琼林”条:《幼学琼林》是中国旧时蒙学课本。清程允升著。原名《幼学须知》。嘉庆间经邹圣脉增补,改名《幼学琼林》,简称“幼学”,共四卷。博采自然、社会、历史、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典故,编为骈语,以便诵记。
上说中,“清程允升”和“明末程登吉(字允升)”孰是孰非尚待商榷外,明显的错误是“嘉庆间经邹圣脉增补”之说。经查,据《邹氏族谱》记载,邹圣脉(1691~1762),即生于康熙三十年(1691),卒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享年72岁,这些应是可信和可靠的。而清代嘉庆(1796——1820)年间,即按嘉庆元年来算,已距邹圣脉先生逝世也有34年了!这么明显的错误,竟在《辞海》上存在多年,这确实令人费解。这是否与《辞海》上只有“幼学琼林”条而没有“邹圣脉”条有关系呢?
以上看法,本人曾于2007年前后写信给《辞海》编辑部反映,但大约是人微言轻,自是没有半点回音!至今,只要你在网上搜索“幼学琼林”,出来的解释均与《辞海》该条别无二致,“嘉庆增补”说跃然纸上。
经搜寻多方资料综合,我认为,邹圣脉增补“幼学”一书较为客观的时限应是——“康熙末年起”!
附:
邹圣脉(1692~1762),字宜彦,号梧冈,出生在四堡一个世代从事雕版印书业的家庭,父亲邹仁声是一位蜚声江南的大藏版家。良好的家庭环境,为他后来的古文研究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但是,天生傲骨的邹圣脉并不喜欢那庸俗的八股文,所以,尽管他恰逢乾隆盛世,文才出类拔萃,却一生怀才不遇,“终身未第,一介布衣”。屡次科场失意,使他看清了科举制度的腐朽、荒谬,自此永别科场,回乡隐居,以耕读著书为业,从而改变了邹圣脉的人生道路。邹圣脉对名利的淡泊,使他谢绝尘俗,专事著述,诗文词赋、注释古籍、评点名家,样样精通,著作甚丰。增补《幼学琼林》是他的一部力作。《幼学故事琼林》一共增补了文采斐然的注释343联,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事政治、婚姻家庭、草木虫鱼等等,既是一部生活小百科全书,也是一部幼学启蒙教材,更是中华古典学宝库登堂入室的指路明灯。该书全部用骈文写成,文字简炼,音节铿锵,显示了邹圣脉的学识和深厚的古文功底。
(摘自网文“邹圣脉和他的《幼学故事琼林》” 作者 李贞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