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北极_雪
落于:
博文:44篇
网站积分:199
|
[原创]五年后的怀念 |
作者 :北极_雪
| 日期 : 2003-01-15 19:31 | 阅读数: 418 |
五年前,年仅45岁的小波不声不响地带着他横溢的才华和洞烛世事的幽默走了,王小波先生从国外回来奔丧的妻子李银河博士,含泪写下了饱含深情的《浪漫骑士·行吟诗人·自由思想家--悼小波》一文。她在文中写道:“日本人爱把人生喻为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凋谢了。小波的生命就像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黯然凋谢了。”
那是一位从肉体到灵魂都高大、健康而且自由、坚定的人,他正在自己文学创作的顶峰,他的创造力正在一个无限宽广的世界中奔涌。据说他死于脑溢血,死在北京自己的寓所中,其时,正在写作。
但我要说王小波是一个死得其所的人,他说过:“一个人只拥有此生此世是不够的,他还应该拥有诗意的世界。”正如战马死于沙场,落日熄灭于天空而歌声终止于喉咙一样,王小波死在他用以写作的电脑前。那一刻既是惊心动魄的壮烈,也是欣慰和幸运--这个美好事物的追求者在追求中获取幸福,即使生命的最后一刻也没有被平庸、愚蠢、病态、专制的事物所伤害。
也许很少有人读过他的小说《黄金时代》、《革命时期的爱情》、《2015》、《红拂夜奔》……但这并不妨碍王小波成为中国当代最优秀的作家。在贾平凹和余秋雨大红大紫的日子里,没有人想到这个从未介入“文学界”的写作者将会给叙事文学带来生动和智慧的革新,而那种健康、诚实、勇敢的精神在轻风般自在穿行的想象力当中燃烧着、闪耀着,每一个正常的人都无法抗拒那样的魅力:唾弃庸常、虚假、病变的生活,转而相信并创造自然而不乏幽默的欢乐。
王小波先生写了真正美好的爱情和性,写了他的人物如何地想要生活在一个可以创造发明,可以爱,可以探讨人的一切自由的可能性的时代。而这个时代永远也无法到来。
在王小波的84万字文集《时代三部曲》中,我们会读到许多个王二的不被污染、拘束的人生,哪怕他们被人群否定也决不放弃自己快乐的权力;在几篇奇妙的作品中,他虚构出几十年后的故事,像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在那些古代与现代相互唱和的奇迹般的长篇小说中这位独立的思想者流露出坚定的抒情精神。
王小波对一切既定的虚伪规则、惯性思维和刻板道德的怀疑与蔑视,更广泛地体现在他的的许多随笔中。他只是一个满怀工作热情的个人主义者,但却是所有理想主义者的同盟;他敢于也善于解构一切神话:哪怕是戳破所有人都因之骄傲狂热的憧憬;他正视一切禁忌,包括同性恋话题和难得的健康的性爱;他是所有自欺欺人的酸腐知识分子、怀旧诗人、自以为是人文精神斗士和官僚和清教徒和中年色鬼的敌人,也是童心和人性的捍卫者。用那句怀念他的作家的话来说,“那些连他的随笔都没有读过的人真的是错了,你们有没有被告知过,生活中有某些更重要的东西值得脱颖而出,被我们体验?”
王小波生命的终止,是文字和文字之外的美好世界的又一次损失,然而与海子、骆一禾、顾城或路遥、老舍相比,他的死亡更真实,他不会因此被炒作、冠以种种虚妄的标签。他死在自己的战场上,这是一个死得其所的人。他相信现有一切美好的事物还可以更多的有,我也相信。那些已经被创造出来的美好事物会生长下去,召唤更多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王小波没有死于死亡,他只是回到了生命之中,像水回到水中。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1-15 20:55
|
这样的文章出自一位14岁的少女之手,我在感叹不已的同时,真的要为年轻的一代喝彩了!
呵呵,总被易兄称为“小姑娘”,我差点以为自己还很“小”。现在我才知道自己有多“老”啦!
|
|
回复人:北极_雪
|
回复时间:2003-01-16 10:46
|
|
回复人:老树
|
回复时间:2003-01-17 08:59
|
|
回复人:Comekiss
|
回复时间:2003-01-30 16:28
|
|
回复人:扬帆
|
回复时间:2003-01-31 19:09
|
to 北极雪:
^_^,把你当成女孩,是因为你的诗歌有一种女性的柔美。知道你才14岁,我明白了这种柔美(或者说阳刚气不浓)的原因是因为你还是少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