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信息
北极_雪
落于:
博文:44篇
网站积分:199
|
[原创]韩寒——节制和卖弄 |
作者 :北极_雪
| 日期 : 2003-02-10 21:07 | 阅读数: 413 |
《三重门》很好看。读一页就能发觉,是摹仿《围城》的风格。韩寒生着一双冷眼,有着大多数天才具备的尖刻。文字间妙喻不断,小说像一段一段的杂文随感。一般来说,两种人见解最多:一是年轻人,就像王小波在他的随笔集的序言里举例的萧伯纳《芭芭拉上校》里“只会明辨是非”的斯泰芬,手中有把好用的尺子,自信能量遍天下,被长者看到,不免痛心疾首;另一种有见解的人是书生,看多了别人的意见,好的坏的杂在一起,时时刺激自己,催生新发现。
这两种人不同的地方在于他们对待无知的态度:我们年轻人不屑于知道自己不知道的,认为世间学问,除了常识以外全是垃圾;读书人则往往自觉无所不知。韩寒不幸有了双重身份,所以晕头转向,搞不清楚自己到底知道多少,只是才华逼得他不得不发泄。拿了“新概念作文大奖”的那篇《杯中窥人》是垃圾,这本《三重门》才让他痛快,也让我们痛快。
不算欣赏韩寒。拿《三重门》和《围城》比较,更不欣赏,可是这么比。却有点很不公平。钱钟书写《围城》时已差不多三十四岁了,而韩寒现在还不到十七岁,而且按他的说法,写《三重门》是在两年前,也就是十五岁。留级生对教育制度的痛恨绝肯定比我们这些不留级的人深刻得多,但对“性感”的见解就未必高明。
《围城》里的男男女女是受过了文化毒害的成年人,所以我们只看到他们的滑稽有趣,不必觉得可爱。韩寒的人物只是中学生,硬生生虚报年龄,效果不一定好。钱钟书当然是天才,《围城》里的留学生们至今在国外留着。韩寒也是天才,但林雨翔梁梓君们却难以在生活中找到影子,他们只是作者化身出来发表见解的。天才有太多见解,需要靶子。
我用小人之心一度,忍不住发现:这本书中的很多部分,是专门写出来供人佩服的。我就很佩服。一边读,一边惊艳。这个人才十来岁,怎么就对人性里虚伪的东西这么敏感?随处可见他的冷笑,表面上整整齐齐相安无事生活,让他嘲讽得支离破碎。
“支离破碎”被石康用作他一本“NO小说”的名字,读完后觉得很完整,没有破碎的印象。小说家们都自称在描写生活,但有些写得不好的其实只是在描写“生活状态”,比如《支离破碎》。石康也读过许多书,还看过许多电影,知道许多人名,但显然还不及韩寒。他的优势在于他的书中主人公是成年人,可以经常做爱。
《三重门》确是描写生活。尽管有许多生编乱造的细节,关键的地方韩寒还是诚实,比如林雨翔和梁梓君夜闯鬼屋,碰到了梁的朋友老K……
“老K练得一身高强武艺,横行邻里,小镇上无敌,成绩却比梁梓君略略微微好一些,所以荣升职中。老K进了县城的职校后,忙于打架。揍人骗人的议程排满,所以无暇回小镇。”这次碰巧相遇,几个人一起去吃饭。吃饭时邻座小阿飞的挑衅,终于要打起来。“林雨翔不会打架,被推出饭馆,刹那间,林雨翔觉得四周一凉,灵魂甫定,发现自己已经在店外了。扭头见里面梁梓君也正举着一只凳子,飞哥边抬一只手挡,边指着林雨翔,一个帮手拎起一只凳子飞奔过来……他吓得拔脚就逃,自行车都不顾了。逃了好久,发现已经到大街上,后面没有人追,便停下脚步。凉风下只有他的影子与其作伴,橘黄的街灯在黑云下,显得更加阴森。”
韩寒对这个情节的处理非常好。学生题材,打架是个很富戏剧性的事件,如果依新新人类的叛逆精神,这个情节是无论如何不肯放弃的。但韩寒并没有自以为是地把主人公拖出他的生活,打斗虽然刺激,终归不过是噱头而已。林雨翔从饭馆里逃出来,正如《围城》里方鸿渐赵辛楣等人在去三闾大学的旅途中,希望搭乘兵痞侯营长的军车未果一样,是作者不愿意让人物贸然脱离他们的生活轨道。韩寒在此处的冷静,显示出他作为写作者的诚实态度,足以掩盖他在很多地方的做作和卖弄。
从这里可以看出,韩寒比不少年长他许多的新生代作家们更懂得节制,这是表现欲对艺术才能的妥协。活该他能写出这么有趣的小说来。
P.S:几个星期前,第一次看完《三重门》,给我的第一感觉是模仿钱钟书的《围城》,这本书唯一的特点和《围城》一样,除了不象小说什么都像。全书除了幽默语言就是搞笑言语,没有一点激烈的矛盾冲突!不过从公正的角度讲,两年前的韩寒作为一个中学生能够写出这样的作品,他那丰满的语言,扎实的文学基础让人不得不佩服!就是这么一个有巨大潜力,有无限光明前途的小作家在现实的世界里,为金钱所屈服,放弃了自己的初衷,不断的出版了像《零下一度》,《像少年啦,飞驰》等等一系列的垃圾。更为让人痛心疾首的是他的家人也很不知趣的出了《我的儿子韩寒》这种不知所云的东西。哎,一颗冉冉升起耀眼的明星就这样陨落了! |
|
回复人:Comekiss
|
回复时间:2003-02-11 09:48
|
这篇文章与法源寺相比,高度上升了许多,不错不错!!
|
|
回复人:何常
|
回复时间:2003-02-11 10:07
|
我也是这种感觉,零下一度比之三重门,实在粗制滥造多了。
至于韩寒之与钱钟书,当然亦不应当比之。
现在的年轻人都真真有见地啊!吾辈老啦!~~~
|
|
回复人:滑落的泪
|
回复时间:2003-02-11 11:13
|
|
回复人:兰亭
|
回复时间:2003-02-11 11:28
|
其实,用幽默的言词表达深邃的褒贬不是一般人能做得到的。钱老的修为吾辈又有谁可以望其项背呢?
|
|
回复人:北极_雪
|
回复时间:2003-02-11 12:56
|
To兰亭:
我觉得,把同是15岁的韩寒与钱钟书相比较,输的不一定就是韩寒。只是这位天才太早的走入了成名的怪圈,想要再有飞跃性的提高,怕是不易了。
|
|
|